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基金

基金子公司新产品申报裹足不前 被迫承担追偿责任

2017-04-08 15:51: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高杨 加入收藏

【摘要】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新规落地后,基金子公司的扩张步伐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旧项目与日俱增的“讨债”压力,以及新项目难以上马的尴尬境地。

  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新规落地后,基金子公司的扩张步伐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旧项目与日俱增的“讨债”压力,以及新项目难以上马的尴尬境地。记者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中发现,确实有许多基金子公司今年以来几乎没有“新米”下锅,整个基金子公司行业也正面临一次主动的“瘦身”。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上海某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受新规对净资本约束的严格要求,以及金融行业去杠杆的大背景影响,未来几年,大多数基金子公司都会处于艰难的转型期,不排除部分基金子公司无法继续经营的可能。他认为,在新的政策监管背景下,基金子公司隐隐出现了行业过剩的征兆,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基金子公司,雄厚的股东背景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关键。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少数人”的产品申报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在净资本约束的强大压力下,基金子公司的新产品申报裹足不前,行业正在主动进入“瘦身”季。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记者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粗略统计后发现,在3月份,虽然基金行业的“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新产品申报较前两个月有所增加,但基金子公司占比依旧较小。以“一对一”产品为例,3月份共有417个新的“一对一”基金专户公示,其中仅有137个专户是通过基金子公司来发行的,占比仅约三成左右;“一对多”基金专户情况虽然略好,但在3月份的188只新的“一对多”基金专户公示中,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也不过五成左右。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这为数不多的基金子公司新申报的“一对一”和“一对多”基金专户,分布在极少数几家基金子公司手中,如嘉实资本、工银瑞信投资等频频出现在新产品申报的名单中,其中,嘉实资本在“一对多”专户新产品申报上发力较猛,占比较高。记者粗略统计发现,3月份申报了新产品的基金子公司数量不过20家左右,对于总数量达79家的基金子公司行业来说,这意味大多数子公司在3月份仍旧“无米下锅”,这无疑让它们的“钱景”蒙上了一层阴影。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一位基金子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净资本约束是很多基金子公司无法再申报新产品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此前扩张规模迅猛、净资本与现有规模存在巨大鸿沟的“明星”基金子公司,今年以来几乎就没有新产品申报的可能。该负责人同时指出,有部分基金子公司会将业务转移到母公司中,利用基金公司的平台继续发展“一对一”和“一对多”专户项目,这也是基金公司近期专户产品数量大增的重要原因。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讨债”成为新泥沼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事实上,除了扩张受到限制外,部分基金子公司还需要吞下过去几年漠视风控带来的“苦果”——部分项目到期,对方却无法按期兑付,导致基金子公司被动陷入“讨债”的泥沼。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过去几年“通道”业务盛行的背景下,大部分基金子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的状况,而随着经济下滑和金融去杠杆的压力,这些高风险领域不少已经爆出偿债危机,或者隐含着巨大的偿付风险。尽管从理论上说,作为“通道”的基金子公司并不负有兑付义务,但行业潜规则却迫使基金子公司承担了追偿的责任,这迫使不少基金子公司员工被动成为“讨债”大军的一员。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以某基金子公司为例,该公司一个项目的资金投放为某民营企业集团,尽管该企业旗下还有上市公司等多种优质资源,但庞大的资金偿付压力依然让该企业对基金子公司的项目“违约”了。尽管基金子公司用尽手段,但耗费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依然未能完全追回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ZGZ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高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