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基金

壳资源价值消失迷你基金清盘常态化 年内27只产品退市

2015-12-25 11:19:5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加入收藏

【摘要】  本报记者 李良  自去年汇添富首试基金“退市”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痛下决心,开始筹谋旗下迷你基金的清盘计划。据东方财富(300059,股吧)网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已经有27只迷你基金清盘或正

  本报记者 李良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自去年汇添富首试基金“退市”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痛下决心,开始筹谋旗下迷你基金的清盘计划。据东方财富(300059,股吧)网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已经有27只迷你基金清盘或正进入清盘程序。不过,相较于多达549只净值低于5000万元红线的迷你基金而言,这或许只是刚刚开始。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向记者坦言,此前基金公司不愿意清盘旗下迷你基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审核制下基金“壳资源”珍贵,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因清盘导致基金公司负面印象。但随着新基金发行资格获取变得简单,而从实践来看,基金清盘也能够获得投资者理解,基金公司保留迷你基金的动力大幅减弱,为了节约资源和成本,明年或将有更多的迷你基金加入清盘潮。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拔刺甩包袱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对于拥有大批迷你基金的基金公司而言,基金清盘的日益常态化,无异于去掉了长期鲠在喉咙里的一根鱼刺。一位基金公司的高管指出,基金公司是盈利机构,发行新基金和维持基金的运营,其首要考核标准应该是能否为公司带来利润,但迷你基金的存在打破了这个底线,成为基金公司的“包袱”。他表示,迷你基金管理费收入很低,但为了维持基金运营,所需支付的基金经理人力成本、后台维护成本和其他各方面费用却相对高昂,若单独核算,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迷你基金亏损最为严重,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清盘这些亏损产品势在必行。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该高管强调,之所以今年会有一批基金公司勇于对旗下迷你基金清盘,最重要的前提在于,新基金产品获批的程序简化,基金产品“壳资源”的价值几近消失。如果不用担心负面影响的话,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加入迷你基金清盘潮中来。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而在基金经理眼里,迷你基金清盘有另一重意义,即为“一拖多”的基金经理减负。一位基金经理抱怨,由于管理了多只基金,且基金合同中的投资策略相差较大,对自己的投资造成了较大困扰。随着迷你基金的陆续清盘,这种不合理的投资管理方式也将会得到改变。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竞争变良性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在业内人士眼里,基金清盘如果能够常态化,对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基金公司借助新基金发行跑马圈地的心态逐渐固化,导致新基金发行数量不断攀升,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争也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没有退出机制的过去,迷你基金大量存在,助长了这种风气,甚至衍生出许多灰色利益链。随着基金产品进出双向通道的打开,这些不良风气有望得到净化。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某基金分析师也表示,如果基金公司在明年集中精力清理一批迷你基金后,顺畅的退出机制将会倒逼基金公司重新审视自己的新基金发行计划,在新基金发行的品种选择、数量规划、资源配置上都更加精益化,这有利于基金公司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基金行业的健康。不过,他也强调指出,也要防止部分基金公司在迷你基金退出机制顺畅后,一旦发现新发基金规模不够,就立即采取清盘措施,这种短视行为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意外损失,也会给基金公司的形象造成伤害。因此,对于基金清盘行为,基金公司也需要慎重对待,充分考虑对各方的利害,不可简单地“一清了之”。0ma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