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均:世界进入品牌经济时代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刘平均同在论坛上指出,当今世界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发达国家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我国在品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联合国统计的440种重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81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但是在美国发布的世界品牌百强中,我国只有华为、联想两个企业入围,分别为第八十八位和第一百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企业小而散。美国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对国际品牌的垄断,2015年4月美国两家资产规模都在150亿美元左右的企业,卡福和亨氏合并,形成了一个食品饮料行业的巨无霸企业,重组后的新企业集团,在美国食品饮料行业位居第三,全世界位居第五,拥有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品牌有10个,5亿到10亿美元的品牌有8个,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强强联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垄断国际的行业品牌,美国在百强榜中一个国家拥有52个。
二是我国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德国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德国制造百年不衰的成功之路,德国总部西门子有2万人的研发队伍,每年发明专利在2000项左右,使用技术创新在5000项左右,德国正是依靠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带领世界制造业和品牌建设的制高点。德国制造,百年不衰。百强榜中德国有10个国际知名品牌,位居世界第二位。
三是国际品牌价值评价科学性不够,并且中国缺少话语权。另一方面是我国产能过剩,大量的产品积压,而中国的消费者大量购买国外的商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不信任。二是我国品牌建设滞后,在30多年中有两次沉痛的失败的教训,第一次是1979年开始的评优,10年评了6000多个国家金奖、银奖、百花奖,省优、部优,因为不正之风的影响,消费者反映强烈,国家下令停止了系列的评比活动。国家层面的评奖没有了,社会出现了五花八门的乱评比的公司,花钱买牌子,误导了消费,扰乱了市场秩序。三是企业和市场需要正能量品牌做导向,我国缺少科学公正的品牌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我国品牌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